- 時間:2021-12-27
- 點擊:0
- 來源:玉門市政府辦公室
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玉門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始終把創建 “四好農村路”示范縣作為建設交通強國、助力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新改建農村公路1426公里,實現了村民小組、戈壁農業園區、工業園區、特色小鎮和景區景點瀝青路全覆蓋,為玉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交通運輸支撐和保障。
突出政府主導,強化責任落實。一是高位統籌推進。充分發揮政府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堅持把交通強市作為“一把手”工程,先后兩次赴六盤水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借鑒PPP和“建養一體化”成功經驗,形成以政府主導、各方通力協作的格局推進項目建設。二是強化機制保障。持續深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市政府出臺了《玉門市關于深化交通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成立了玉門市民通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健全完善了“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規范高效”的投融資管理體制,積極引導激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構建市場化運行機制。三是強化部門聯動。領導小組牽頭抓總、成員單位協同推進,凝聚一切工作合力,調配整合一切資源,及時研究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融資渠道不夠通暢、資金成本高、社會資本投入動力不足等問題,全力保障“建養一體化”項目建設。
堅持規劃引領,抓實項目落實。一是精準謀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01號)等相關文件精神,結合玉門交通區位優勢和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設的政策機遇,制定了玉門市與省屬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合作項目計劃(2019—2026),謀劃儲備玉門東鎮—老市區—赤金高速公路等PPP和“建養一體化”模式建設項目5項,總投資77.13億元,按計劃逐年實施。二是試點建設。為盡快破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難題,轉變思路,大膽先行先試,通過多方討論洽談,與地方民營企業合作,按照二級公路技術標準,率先采用“建養一體化”模式,啟動實施總投資2.08億元、全長28.958公里的玉門老市區紅色旅游公路建設項目,確保省市部署得到有效落實。三是高效推進。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交通檢疫各項工作的同時,有效克服新時間緊、任務重等諸多困難,項目在開展前期工作過程中,同步推進項目各項前期手續辦理,并且項目穿越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需辦理準入許可,審批環節多、審查周期長,各責任單位靠前服務、跟蹤落實,為項目順利實施搶占了先機。
創新合作模式,破解融資難題。一是創新融資方式。采取資源換資金,出讓閑置土地資源,建養一體化合作企業通過廠房出租和化工項目股份占比的方式,有效增加企業收益,也完善園區產業鏈條。后期在還款期內,合作企業根據發展需求,政府再陸續出讓土地資源和其他資源,以資源置換資金。二是強化資金落實。通過爭取省級補助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納入一般債券的方式,發揮財政資本金的杠桿作用,市政府向運營公司注入資本金,有效撬動合作企業融資順利推進項目建設,確保了項目建設資金來源順暢。
聚焦民生福祉,建設滿意交通。一是順應民意,找準群眾需求關鍵點。針對G312國道穿城而過,致使城區交通擁堵,群眾出行隱患較多等民生訴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開展,邀請市級領導親自帶隊,積極赴省市匯報對接,多方反映群眾訴求,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啟動實施玉門城區G312線改線分流工程,進一步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點問題。二是強化統籌,凝聚項目推進著力點。在G312線玉門城區過境段項目實施過程中,著眼于鄉村振興、區域路網體系建設等戰略部署,積極與鎮村對接,組織精干力量深入項目用地實地踏勘,逐個項目梳理分析,逐個問題推進解決,協同玉門鎮、水務、自然資源、電力等單位,駐守施工一線“點對點”跟進推動,確保了工程任務保質保量順利完成。三是聚焦發展,織密城鄉交通活力網?!靶〉劳ù濉边B接的是一個個煥發生機的鄉村及活力遞增的產業,“大道通城”拉近的是省市縣鄉之間的距離。G312線玉門城區過境段進行改線分流工程全長1.37公里,投資2383萬元,采取大型重載貨運車輛行走改線分流路段,小型客車行走原G312線玉門城區過境段進行分流。項目建成后,G312線與城區改線路段形成環形路線,并通過S238、S239、S302連接周邊昌馬鎮、瓜州鎖陽城、石包城等鄉鎮,實現與國道、省道公路的聯網閉環,進一步暢通對外連接通道,拉近玉門與相鄰兄弟縣市的交流與合作發展,有效促進玉門縣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