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0-19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隨著雙創工作的深入推進,隴原大地先后涌現出一批創新創業先鋒,在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我省雙創事業發展提供了人才儲備。
雙創五年·先鋒引領典型企業
隴南康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孵化引領創業 創新驅動發展

康元宕昌孵化基地,帶動1.79萬人從事食用菌產業。
隴南康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藥用菌研發、技術集成創新、生產經營、創業孵化為一體的產業化企業,擁有年產500萬棒(瓶、支)食藥用菌菌種菌棒生產線和1000噸農產品加工生產線。自2014年創建至今,公司走出了一條以企業生產經營帶動創業孵化,以創業孵化企業帶動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分別于2017年、2018年被認定為市級、省級創業就業孵化基地。
打造核心技術,成功孵化利民企業。公司在做好入孵企業創業、輔導等公共服務基礎上,著重抓好技術研發、技術集成創新工作。通過中試基地,區域栽培試驗,將成熟可靠的技術嫁接、復制到入孵企業并進行推廣,降低入孵企業創業成本和創業風險,做到孵化一家、成功一家。在企業孵化方面,公司實施“出孵不出扶”的原則,將新技術成果、市場營銷經驗主動分享給出孵企業,并利用網絡和上門指導方式提供技術幫助和信息服務,共同商討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相關問題。近年來,公司累計成功孵化68家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
圍繞“一村一品”,培育鄉村優勢產業。公司因地制宜,因村因企施策,以“一村一品”方式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如對地處偏遠,有資源而缺技術、資金的康縣兩河鎮中壩村,幫扶創辦扶貧車間、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康縣迷壩鄉四方村,通過孵化合作社建設食用菌產業園,并發展成全鄉食用菌制棒栽培基地等。同時,公司高度重視創業技能培訓,通過集中培訓和入村入社上門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培育了一大批有知識、有技術、懂市場、會管理的農村創業者。
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富民興村事業。公司發揮自身科技市場優勢,積極參與“千企幫千村”活動,以技能培訓、技術推廣、技術支撐等方式,激發農民群眾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內在動力,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截至目前,已吸納189戶資金入股,36戶勞動力入股,26戶土地入股,年分紅36.86萬元,幫扶帶動89個村發展食用菌產業,為農民增收1.5億余元。
甘肅皓天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面塑造發展新形勢
生產廠區。
甘肅皓天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一家集化學仿制藥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大規模、專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取得原料藥藥品生產許可證。公司現有員工480多人。其中科研人員130余人。公司先后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高新區舉旗引領企業、白銀市先進私營企業和甘肅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0年,公司總資產達31134.82萬元,銷售收入12052.17萬元,凈利潤2451.37萬元。
在戰略思維方面,公司始終堅持將科技創新放在第一位,通過技術突破挑戰國外原研新藥專利,讓老百姓用到最好的藥品。同時,從基礎研究著手,積極開發新技術,應用于原料藥的合成,形成全球市場競爭優勢。
在體制機制方面,公司建立以總體研發部為中心,以生產基地與商務平臺為基礎的仿制藥研發生產管理體系,為公司高效運轉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礎上,建立技術研究中心,致力于攻克產品工藝的創新與開發;建設銀西工廠專業生產基地,全面保障研發成果的順利轉化,并通過企業商務平臺向外推廣。
在研發支撐體系建設方面,公司把建立專業、獨立、系統的研發支撐平臺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制定實施以基礎研究為源頭的核心技術計劃。公司在2017年設立專注于新技術開發的企業技術中心,2018年獲批省級化學仿制藥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公司投入科技資金376.5萬元,2020年增長至1284.75萬元。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原料藥和中間體技術改造項目80多項,為國內30多家醫藥企業和國外10多家醫藥企業醫藥中間體的注冊供應商提供技術,市場影響力逐年擴大。公司的主導產品骨化醇系列及培哚普利、托法替尼等均在國內擁有較高知名度。此外,公司還擁有發明專利4項。目前,自主研發的11項發明專利正處在實質審查階段。
甘肅健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打造細胞培養基行業人才高地
科研人員。
甘肅健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興生物技術公司,致力于開發高效優質的無血清、個性化、化學成分界定的細胞培養基產品,提供先進的高等生物細胞培養技術、產品以及相關服務,填補了我國在高等生物細胞培養基工業化生產方面的空白。
經過10年的行業積淀,公司在細胞培養基的技術、質量、價格、供貨期等方面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優勢,并與國內外200余家生物藥企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五年來,公司先后引進10多位高層次海外專家,培養出一支近50人的掌握培養基及工藝開發核心技術的本土專業技術人才團隊,成為“中國無血清細胞培養基”產業技術人才高地。目前,公司正在為新冠疫苗項目進行培養基和工藝的開發及供應,通過替代進口培養基及其工藝,為我國打贏疫情防控戰持續貢獻力量。
近三年,公司主營收入年均增幅34.88%,利稅年均增幅31.96%。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達10892.42萬元,凈利潤4120.5萬元,上繳利稅881.73萬元。先后獲得“無血清細胞培養基工程實驗室”“引智示范單位”“引才引智基地”“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稱號。
雙創五年·先鋒引領典型人物
姚文智:帶領群眾走上增收致富路

姚文智,中共黨員,1978年1月出生于慶陽市華池縣五蛟鎮劉家灣村,目前是華池縣恒烽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總經理,2017年11月當選為華池縣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姚文智出身貧困農村家庭。上學期間他就勤工儉學、半工半讀,畢業后更是努力奮斗、勤懇工作。2008年因親人患病,他的家庭更是陷入了困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自己的家鄉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非常適宜種植耐旱耐干中藥材。當年他就試種了1.2畝牛蒡子,次年凈賺3500元,畝產值是玉米、豆子、小麥的好幾倍。初試告捷后,姚文智又試種了丹參等多種中藥材,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這讓姚文智擴大中藥材種植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很快,姚文智開始流轉同村撂荒地,與鄉親合伙成立華池縣俊益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自此帶領鄉親們走上了勤勞致富的康莊大道。2015年,姚文智牽頭組建成立了華池縣恒烽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使分散的小型合作社聯結起來,提高了市場話語權。同時,公司采取“引進新品種+技術創新+示范推廣”模式,在引進的60多種中藥材中篩選出20多種適宜種植的中藥材,基本掌握了10多種藥材的生產技術和黃芪、金銀花等4種藥材的育苗技術,總結出黃芪、黃芩、甘草3個無公害生產技術規范。此外,還與北京、四川、山西、山東及我省當地藥業公司簽訂了中藥材收購協議,并于2017年成功與天士力中天藥業簽訂合作協議。
多年來,姚文智堅持邀請專家舉辦專業技術培訓班,對公司下設的幾十個合作社負責人及有發展愿望的農戶無償進行培訓,并多次帶領參訓人員外出考察學習,提升種植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種植大戶+貧困戶”模式,在五蛟鎮種植中藥材5898畝,帶動當地貧困戶905戶、帶動當地務工人員300多人,農民人均增收2850元,讓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朱茂軍:現代物流的逐夢者

朱茂軍,1999年自山東沂蒙到嘉峪關創業,在大漠戈壁上創造了“古有山東好漢闖關東,今有齊魯兒女拓西部”的事業。他從賣小五金起家,歷經二十多年打拼,現已成為嘉峪關市金翼城鄉電商快遞物流集散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肅省物流協會副會長、嘉峪關市物流協會會長,還收獲了“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企業家”“2020年隴原最美物流人”等榮譽稱號。
朱茂軍創建的嘉峪關市金翼城鄉電商快遞物流集散中心,資產總額2.2億元,占地300余畝,建成倉儲設施5.8萬平方米,是國家“AAAA物流企業”、嘉峪關市“創業就業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截至2020年,金翼物流園累計入園企業70余家。其中,全國500強下屬快遞企業17家,鋼材商貿制作加工配送服務企業53家。目前,金翼物流園快遞業務量年集散分撥能力達到6000萬件,快遞投放輻射河西三區,園區集散貨物年吞吐量124萬噸,帶動就業1000余人。
多年來,金翼物流園每一位員工用勤勞、汗水與智慧突出行業競爭重圍,創造了嘉峪關快遞物流行業的歷史。從最初的戈壁荒灘到如今的排排廠房,從騎單車、住澡堂、乘最便宜飛機到隨時隨地赴外招商,從第一家快遞企業入駐到成為河西地區唯一的快遞集群和現代化物流基地,從原來的負債經營到今天盈利千萬元的區域物流支柱企業,辛勤耕耘、風雨兼程、砥礪奮進、堅韌不拔,是朱茂軍二十多年來帶領金翼團隊創新創業的真實寫照?!罢f干就干”“沒有干不成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是他的勵志口號。他還有新的愿景:建設甘肅最大的物流園,引進更多的商戶,帶動更多的就業,為客戶提供無限商機,為員工搭建夢想舞臺,為社會提供發展動力,最終實現互惠雙贏、共同富裕。
知易行難、任重道遠。在嘉峪關市政府的指導下,金翼物流園將繼續秉承智慧物流、綠色物流發展理念,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立志打造成為一家集約化、規?;?、智慧化、數據化的現代物流投資集團,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楊賢:創新創業,勇做新時代勞動者

楊賢,張掖市民樂縣人,現任蘭州領新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及“絲路品味·眾創空間”負責人,是國家級創新創業導師、企業信息管理師和電子商務師。
2015年,楊賢成立“絲路品味·眾創空間”,以創業服務為核心定位,以培育本地創新企業為核心使命,傾力打造了一方價優便捷的物理空間,為廣大創客、企業提供了優質的辦公場所。眾創空間建成投運以來,已累計孵化企業(項目)114家,舉辦創新創業培訓、招聘會、創業沙龍等活動200余場,帶動就業300余人。截至目前,“絲路品味·眾創空間”先后被認定為甘肅省省級眾創空間、國家級眾創空間和甘肅省級創業就業孵化示范基地。
2017年,楊賢又打造了“互聯網+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平臺”——甘肅工作圈。目前,該平臺共有用戶13.5萬(其中企業1.2萬家),招聘崗位近3萬個,個人求職用戶11萬余人,是甘肅乃至全國知名的地方人才就業門戶平臺,也是蘭州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被評為“中國地方人力資源服務領軍企業”。
目前,在楊賢和優秀管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蘭州領新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培育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蘭白經濟區科技創新型企業,擁有獨立開發的軟件產品20余種,取得國家知識產權30余項,服務企業1000余家,并于2017年成功在甘肅省股權中心科創專板掛牌。同時,楊賢個人也被聘為蘭州文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和西北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創新創業導師,并受邀擔任“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省級賽評委,指導多支創新創業團隊在各類比賽中獲獎10余項,指導孵化創業企業100余家。
顏魯薪:新時代筑夢青年

顏魯薪,中共黨員,藏族,1984年9月出生于甘肅天祝,獲工程碩士學位,現任武威職業學院創新創業中心主任,入選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委員、甘肅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名師。曾獲“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武威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先后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教育廳教學成果獎1項、武威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從事創新創業相關工作以來,顏魯薪帶領團隊提出了“創新、賦能、深刻、活潑”理念,構建了高職大學生“五鏈融合、以學為本”(即協同鏈、課程鏈、平臺鏈、導師鏈、服務鏈)的教育教學模式,全面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專業教育、科學教育、勞動教育和美育教育相結合。依托武威市“高原冷涼”“綠洲水土”“沙漠光熱”優勢,深入細節挖項目、服務地方筑團隊,實施了“八步沙研學旅行”紅色之旅公益項目、基于陀螺儀的便攜式溫棚控制器研制等一批有效服務地方特色的“雙創”項目,培育了一批具有家國情懷、敢闖會創的師生團隊。
近年來,武威職業學院創新創業中心已累積培養學生1200余人。師生在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獲獎120余項,立項省級以上各級各類項目80余項,獲國家專利授權159件。同時,顏魯薪和團隊幫助在校大學生創立企業8家,帶動就業70余人,還面向學生、退役軍人和社會人員開展網絡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從業人員培訓200人次,助力學院獲得西北四省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大賽等賽事優秀組織獎5項,及2021年度“甘肅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示范高?!睒s譽稱號。目前,顏魯薪和團隊指導的學生,初次就業率提高了26.35個百分點,得到了眾多媒體的深度宣傳,受到了廣大師生及同行的一致好評,在創新創業領域有力支撐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