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25
- 點擊:0
- 來源:蘭州新聞網
金秋八月,蘭州山鄉,生機盎然,豐收在望。 近年來,我市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緊緊圍繞“以精致農業鞏固精準脫貧成果、以城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發展定位,聚精會神、奮斗追趕,打造精致農業、鞏固脫貧成果、建設精美農村,探索形成農業農村現代化“蘭州路徑”,不僅推動全市鄉村振興取得了良好開局,也為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聚力賦能,鄉村越來越有看頭有奔頭 “近年來尤其2019年以來,我市加快實施鄉村振興,堅持以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民高水平生活為主線,補短強基、托底壓倉、聚力賦能、示范引領,農業農村呈現健康、持續向好發展態勢?!笔修r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局長李明珊說,通過提升脫貧成果、改善人居環境、大力發展產業措施,著力推動有“盼頭”、有“看頭”、有“奔頭”的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取得良好開局。 持續改善環境,堅持創新強美、產業壯美、環境秀美、數智增美、風尚淳美、生活甜美,全面實施“三大革命”“六大行動”,著力打造美麗鄉村。累計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175個,新改建農戶衛生廁所15.6萬戶,全覆蓋建成行政村衛生公廁,鄉鎮垃圾收運車輛覆蓋率達100%,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行政村占比達到96.2%,全市農村呈現出“一村一幅畫、一域一特色”的現代版“美麗畫卷”。 大力發展產業,堅持走“綠色、生態、安全、健康”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大力實施“1368”產業發展計劃,著力建鏈補鏈強鏈,打造具有蘭州地域特色的農業產業品牌。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434個,“莊園”“正大”“爽口源”“雪頓”“康源”等一批產業關聯度高、競爭能力強、能帶動農民增收的龍頭企業發展壯大,高原夏菜、中藥、玫瑰、百合特色產業播種面積達到172.44萬畝,畜禽飼養量達到809.39萬頭只,肉蛋奶總產量15.73萬噸,城鄉居民“米袋子”“菜籃子”保障充裕。 鞏固脫貧成果,堅持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責任,持續發力,七里河區、皋蘭縣、永登縣、榆中縣先后退出貧困縣序列,現行標準下的31.7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任務如期實現,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得到解決。與此同時,全市實現建制村100%通硬化路、自然村農村道路硬化率達80%以上,自然村100%通動力電,行政村寬帶網絡全覆蓋,農村飲水安全覆蓋。 調動發展動能,始終將破除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障礙作為重點,農業農村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累計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4591家、家庭農場322家,參與農村“三變”改革村568個,參與農戶7.1萬戶。全力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高質量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全市土地確權24.42萬戶,確權耕地面積332萬畝。 持續發力,“十大工程”助力鄉村振興 在“十四五”期間,我市將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一個目標”,圍繞鄉村“五個振興”,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十大工程”,大抓富民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速農業農村綜合改革,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脫貧攻堅成色鞏固提升工程。健全完善防止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動態監測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的人群。持續落實就業、產業、教育、醫療、金融等扶貧政策,發展壯大六大特色產業和五小產業,在永登、榆中、皋蘭扶持建設示范性合作社64個、家庭農場10個。 實施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保障工程。堅守糧食安全底線,全力推進重要農產品穩產增效。建設高標準農田11.3萬畝,推廣雙壟全膜溝播面積46萬畝,全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25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30萬噸以上。扶持千頭中小企業10個,新改擴建生豬規模養殖場50個。 實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工程。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扶持固定資產5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市級龍頭企業10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家、全省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龍頭企業1家。全面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創建市級休閑農業示范園10個、休閑農業示范農莊20個。全力打造高原夏菜、百合、玫瑰、中藥材、馬鈴薯種薯等“優中優”“獨一份”“好中優”產業集群。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化工程。全面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集處理模式,新建無害化垃圾填埋場3個,新配置農村垃圾收集、轉運車輛30輛。持續實施垃圾“清零見底”、村莊“拆違治亂”、鄉村“見縫插綠”和糞污“長效管控”四大行動,全面治理農村“十四亂”和“視覺貧困”問題。 實施農村綜合改革擴面增效工程。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廣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6”發展模式,全市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長8%,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500個。豐富“三變”改革利益聯結機制,實施合作社質量提升行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推進30家農民合作社示范項目和10家家庭農場示范項目。 實施鄉村基礎建設提檔升級工程。升級改造縣鄉道140公里,改造建制村優選通達路線暢返不暢路70公里,完成重點養護600公里。啟動實施農村飲水“增壓保供”工程,全市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8.5%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92%以上。實施“百兆鄉村”、“4G鄉村”工程,逐步完善5G網絡基礎設施。 實施現代農業綜合服務支撐保障工程。建設中藥材、蔬菜、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收獲示范點14個0.6萬畝。扶持發展8個制度健全、運行良好、服務能力較強的農機合作社,新創建市級示范社5家以上。持續開展農業科技人員指導服務農業經營主體“雙百行動”,引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130個,選育適宜新品種15個。新建“互聯網+”現代農業示范點8個。 實施鄉村治理創新示范工程。持續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隴原鄉村文明、道德模范評選、“月評十佳年評百佳”蘭州好人評選、“五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八個一”示范工程。積極開展鄉村治理示范和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創建市級文明鄉鎮3個,文明村3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5個。全市村規民約覆蓋率達到100%。 實施美麗鄉村示范引領工程。在城市周邊、中心鄉鎮周邊、景區周邊和公路沿線、鐵路沿線、河流沿線“三邊三線”村莊中選擇有特色、有基礎的村,打造一批以生態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特色民居為形、科技創新為魂的美麗鄉村示范村,以點帶面、連線成片,著力構建10個美麗鄉村示范片(帶),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品位。 實施鄉村人才隊伍培育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實施鄉村實用人才培育行動,分層次、按類型、依產業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農村創新創業青年、產業扶貧帶頭人、農業經理人和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開拓科技創新人才與鄉村建設通道,支持高??蒲性核O立“科技成果轉化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