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8-20
- 點擊:0
- 來源:甘肅省經濟研究院(甘肅省信息中心)
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固向好、穩步提質的良好發展態勢,生產需求持續增長,發展動能不斷增強。固定資產投資形勢良好,投資增速全面恢復,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審核備項目潛力增大,投資基本恢復到正?;l展態勢。預測三季度,投資仍是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同比增長有望達到15%左右,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仍然是帶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呈放緩跡象,制造業投資有望溫和修復。
一、上半年投資運行基本態勢
(一)固定資產投資形勢良好
上半年,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硬核措施,拓存創增擴大有效投資,持續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全省投資形勢明顯好轉,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2%,居全國第7位;兩年平均增長10.9%,比一季度加快2.1個百分點。從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7.9%,兩年平均增長8.5%;制造業投資增長9.4%,兩年平均增長11.2%;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8.9%,兩年平均增長14.3%;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3.2%,兩年平均增長22.2%。從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3.0%,兩年平均增長22.6%;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0.3%,兩年平均增長13.4%,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1.7%,兩年平均增長14.5%;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9.6%。從構成看,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20.4%,設備工器具購置同比增長25.8%,其他費用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1%。從市州看,1-5月,7個市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別為隴南市(57.1%)、臨夏州(56.9%)、武威市(27.07%)、甘南州(24.5%)、天水市(22.5%)、定西市(22.3%)、蘭州市(22.1%),7個市州低于全省,分別是平涼市(20.9%)、張掖市(20.8%)、白銀市(20.2%)、嘉峪關市(15.9%)、慶陽市(13.3%)、金昌市(12.2%)。
圖1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1.以超常規創新舉措狠抓重大項目建設
今年以來,我省高度重視項目建設和投資工作,以項目建設作為穩投資、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創新性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規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重大項目建設協同推進機制的意見》《省級領導干部包抓推進省列重大項目表》《甘肅省重大項目前期費管理辦法》,明確了省級領導、市縣領導、行業主管部門包抓責任。召開了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復工動員大會,將項目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制定出臺“招商引資20條”“民營企業發展49條”、“精準管理、精細服務四百機制”“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以及“重大項目復工開工”“加快形成有效投資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這些政策集成效應,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快速復工開工。三是強化專班服務,主動靠前服務,依托甘肅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加強投資項目全過程跟蹤監管。加大資金、土地、數據、人才等要素支撐,優先支持前期有準備、進度有保障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四是深化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投資項目審批和管理改革工作的意見》《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行)》等5個實施方案,打出了優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1+5”組合拳。建立“甘肅信易貸”融資平臺,優先支持誠信企業和誠信項目。推進“標準地”改革試點,推動項目“拿地即開工”。構建數字政府體系,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不來即享”“一網通辦”,擦亮“甘快辦”招牌。
2.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面恢復
一是基建投資持續快速增長。1—6月全省基建投資同比增長17.9%,兩年平均增長8.5%,其中交通物流、能源和城市基礎設施貢獻較大,同時也得益于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項目加快建設步伐,地方債發行速度加快也起到支撐作用,上半年地方政府債務發行額為576億元。二是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全省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4%,兩年平均增長11.2%。新興動能持續壯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成效繼續顯現,高技術產業發展向好,投資增長65.5%,遠高于制造業平均增長水平。制造業行業利潤迅速改善,對制造業投資的刺激作用逐步顯現,1-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38.8億元,同比增長2.5倍,兩年平均增長68.6%。三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加快。由于房地產銷售持續向好,銷售回款加快,再加之去年和今年初意向投資項目已陸續進入開發建設階段,新開工項目明顯增加。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8.9%,兩年平均增長14.3%,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3.2%,兩年平均增長22.2%。四是民間投資增速回升幅度較大。隨著促進民間投資政策的逐步落實,實體經濟出現生產平穩、效益回升的良好局面,民營企業投資信心正在逐步增強。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8.6%,規模以上工業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17.2%,增速比全省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高0.4和5.8個百分點。五是招商引資成效明顯。上半年,全省共實施新建、續建省外招商引資項目1403個,到位資金同比增長45.95%,兩年平均增長25.51%。
3.重大項目建設進展良好
上半年,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取得良好成績,為全省今年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支持,多項指標呈現穩定向好態勢,項目的開復工率、投資完成率開始加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重大項目2055個(含房地產),實際完成投資965億元,完成投資率122%,占全部項目投資的76.6%,比去年同期提高4個百分點。其中,省重大項目復工率達到99.8%,新開工率達到108.1%。短板領域投資快速增長,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24.2%,快于全省投資增速6.0個百分點。208個省列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76.74億元,同比增加231.46億元,增長35.87%,投資完成率46.67%,同比提高10.41個百分點。其中,70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開工建設53個,累計完成投資220.6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116個續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54.4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1.9%;22個預備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2.53%。各市州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增速明顯加快,均超過40%。
4.審核備項目增長趨緩
上半年,甘肅省審核備(審批、核準、備案)項目投資額和項目數均呈下降趨勢,但環比降幅有所收窄,投資總額為6796.62億元,同比下降12.87%,比1—5月提高了0.37個百分點;項目數為5500項,同比下降20.3%,比1—5月提高了1.48個百分點。從三大板塊看,基礎設施業審核備投資額延續下降態勢,環比增速略有所回升,制造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房地產業投資仍呈下降態勢,降幅有擴大的趨勢?;A設施業、制造業、房地產業三大行業新增審核備投資額為3965.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9.77%、65.97%、-32.18%。從占比看,三大行業新增審核備投資額占投資總額的58.34%,與2020年同期相比,占比明顯上升。其中,制造業占比24.04%,房地產業占比22.02%,基礎設施業占比12.29%。從新基建看,新基建投資額為119.08億,其中新能源車充電樁、5G網絡、大數據中心占比高達99%,新基建的發力在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遙遙領先,增長率高達85.9%。從市州看,有7個市州實現正增長,5個市州保持在30%以內的負增長,其余2市州和省級同比出現了50%以上的負增長。
圖2 審核備投資項目數、投資額同比變化情況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1.投資增長面臨下行和波動壓力。我省2017年、2018年兩年固定資產投資均為負增長(-40.3%、-3.9%),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5月份之前投資呈下降趨勢,今年投資增速以及兩年平均增速均保持高位運行,主要是受去年同期低基數、國家持續加大投資和債券支持力度等因素,投資增長較快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中央投資及專項債券支持領域。今年上半年,審核備項目投資額還是投資項目數都有所減少,項目儲備不是很足,很可能影響下半年的投資增速。
2.基礎設施存在短板弱項。目前,甘南、臨夏2個民族自治州尚不通鐵路,7個市州不通高速鐵路;舟曲、阿克塞等19個縣還未通高速公路,5個市州沒有民航機場。全省鐵路網與西北國鐵路網的通聯程度不足,蘭州鐵路樞紐綜合服務功能有待提升,樞紐內部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不暢、集疏運體系不完善。公路網里程和密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周邊省區,高速公路網絡化、規?;б鏇]有充分發揮。民航既有航線網絡化水平有待提升,通用機場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大蘭州”經濟圈快速交通路網還未形成。河西外送電通道已建成投運,但部分配套新能源項目尚未建成并網,能源系統儲運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短板;隴東地區有豐富的煤電以及周邊配套豐富的新能源電力,但外送通道不足。農村電網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低電壓、卡脖子、重過載以及安全隱患。
3.營商環境還不夠優越。我省營商環境與發達地區差距明顯,與投資者的期待還有不小差距。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合作完成的《中國省份營商環境研究報告2020》顯示,甘肅營商環境在31個省級排名中處于落后水平,排名29位,四個子環境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政務環境(第8),人文環境(第16),市場環境(第25),法律政策環境(第31),市場環境和法律政策環境排名靠后,是改善優化的重點?;浉郯拇鬄硡^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中,蘭州排名第65位,排名還不及烏魯木齊(64)、拉薩(49)、銀川(45)、西安(11)。
二、三季度投資形勢分析及預測
(一)投資環境分析
世界經濟加快復蘇。世界經濟復蘇仍面臨諸多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德爾塔”變異病株引發全球疫情持續蔓延,部分國家日新增確診出現反彈,各國疫情防控形勢和疫苗接種進程尚不平衡,發達國家疫苗接種率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導致主要源于發達國家的需求復蘇與發展中國家供給復蘇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但隨著群體免疫逐步實現后,疫情對經濟干擾的程度將越來越弱,世界經濟修復速度加快,全球的生產繼續快速上行。IMF和世行對全球經濟進行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達到5.6%-6%左右。
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增強。經濟正在邁進常態化發展,全球供給缺口,使得大量出口訂單向我國轉移,出口對經濟發展仍保持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伴隨著管控措施的逐步放松,生產生活秩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狀態,接觸性、聚集性消費持續回暖,消費有望延續上行態勢。但受到基礎設施業、制造業投資沒有完全恢復,成本抬升壓制利潤等影響,投資下行壓力仍然很大。政策層面,貨幣政策正?;?、財政擴張力度放緩、房地產金融政策收緊。我國貨幣政策空間充足,將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財政政策將繼續維持“積極”取向,地方政府新增債券發行提速,約3萬億元債券將在下半年完成發行,為地方補充“彈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民生項目投資,以穩經濟補短板;超過5500億元減稅降費新政也將持續兌現,以減輕企業等市場主體負擔,激發市場活力。房地產調控還會延續整體偏緊的態勢,“三道紅線”政策倒逼房企去杠桿降負債,集中度管理限制銀行對房地產的貸款額度,土地集中供應制度對房企資金施壓?;ㄍ顿Y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將回升。下半年專項債發行速度和財政支出速度加快,能夠支撐基建投資平穩回升。此外,目前產能利用率已經回到正常水平,企業整體盈利狀況明顯好轉,金融機構加大了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這些因素均有利于制造業投資走穩,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將溫和回升。但上游受環保等約束,下游受大宗商品通脹擠壓,制造業投資反彈力度有限。隨著經濟回歸潛在增長率,通脹預期處于高位,穩杠桿、防風險壓力仍大,社融增速將延續下滑趨勢。
我省經濟將保持恢復性增長。隨著國家重大戰略的深入實施,將有利于我省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產業轉型等方面加大項目謀劃力度,持續擴大有效投資規模。我省擁有多項國家級平臺,在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新材料、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文旅等領域有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條件,特別是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我省新能源領域優勢顯著,將加快布局一批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新能源產業和儲能等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與東部產業園區的聯動發展機制正在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從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升級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投資空間。同時我省能源、礦產、文化、旅游、農業等資源稟賦,科技、人才、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西部地區具有相對優勢,這些都是招商引資的有效支撐。但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困難挑戰,我省石化、冶金、煤炭等傳統優勢產業將受產能指標和碳達峰碳中和能耗指標限制,發展空間受限。傳統企業改造升級仍然比較困難,特別是煤電、石化、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和建材等行業的項目建設高潮也將放緩,已經開工的項目也可能會迎來一輪盤點核查,如果產業升級節奏跟不上,必然導致投資下滑風險。另外,原材料價格上漲給中下游企業帶來困難,大宗商品價格走高帶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下游企業利潤造成明顯擠壓,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存壓力增大。
(二)投資形勢分析
三季度,在疫苗接種普及、紓困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的前提下,全省經濟有望延續當前恢復性增長態勢。投資作為主要引擎,將持續呈現常態化發展態勢,房地產投資增速呈現放緩跡象,制造業投資溫和修復,基礎設施投資依然是帶動我省投資主要動力。
今年以來房地產竣工、銷售增速持續下行,疊加政策層面對于房地產調控趨嚴,三季度預計房地產投資將會趨弱,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也有所回落,疊加新增社融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也呈現出回歸常態的趨勢,預計制造業投資的修復斜率將趨緩;基建投資增速仍處于上行區間,但是大項目好項目不多,保持繼續大幅上行的概率不高。
綜合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上半年已經逐步探明全年頂部區域,前三季度增速有望達到15%左右,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長18%左右;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到12%左右;基建投資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仍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三、對策建議
(一)科學謀劃重大工程項目
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作為促投資穩增長的“強引擎”“硬支撐”,緊盯國家加快推進實施重大工程項目的政策導向,各級各部門抓住當前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窗口期,聚焦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產業提升、基礎設施和民生補短板等領域,積極謀劃一批重大工程項目,爭取進入國家重大項目庫,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形成良好的央地聯動效應。
(二)加大項目調度監管
繼續把“三個清單”作為今年促投資的總抓手,實行投資按月調度和年終考核制度,工信、交通、建設、水利等重點行業主管部門及各市州發改委要積極參與調度分析,加強監測預警;采取聯席會議、部門協作、督查督辦等方式,進一步靠實省、市、縣及項目單位包抓領導責任,實時掌握項目進展、投資完成等情況,及時化解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障項目順利實施。進一步提升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作用,以“制度+技術”協同監管機制,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強化在線平臺運用,實現投資項目縱橫聯動,做到“清單之外無審批”。
(三)強化重點領域投資
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帶動作用,優先保障各項建設要素,發揮重點領域投資對全省投資增長的重要支撐帶動作用。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實施,積極謀劃一批生態環保,重大水利基礎設施等項目,加快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著力擴大以交通能源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加快隴電外送工程進度;著力擴大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資,大力提升城市公共設施供給水平和服務效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新一輪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城市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配套設施,提升城市品質;加快推進大敦煌旅游圈、武威雷臺文旅綜合體以及一批紅色旅游基地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著力擴大補齊社會民生領域短板投資,實施社會化普惠性托育服務工程、產教融合工程、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服務工程、醫養結合養老示范工程和全民健身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公辦養老機構;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深入開展補鏈強鏈延鏈專項行動,實施千億級產業集群和百億級產業園工程,加快推進一批先進制造業、“機器換人”、工業互聯網項目,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行動,持續推進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
(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嚴格執行省上制定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等政策措施,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大力推廣“不來即享”機制和做法,確?;萜笳呗涞匾娦?。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科教文衛、高新產業等投資領域。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門檻,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保護民間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民間投資領域健康快速發展。建立吸引民間投資重點領域項目庫和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健全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力促民間投資穩定增長。嚴格落實民間投資項目各項補助和稅費減免政策。
(五)創新投融資機制
依托“甘肅信易貸”搭建全省融資平臺,開創新的投融資模式,將政府投資和社會融資有機結合,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選擇一批優質的重大項目工程,加快地方債發行進度及支出進度,切實扭轉“資金等項目”問題。加大運用PPP模式,探索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盤活存量資產,擴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吸引更專業的市場機構參與運營管理。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快商業銀行產品和服務創新,大力推廣供應鏈金融,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渡過難關,更好地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課題組:陳世星、崔跟山、張帆、楊永、段新龍
靳娟、馬紅祥、梁文霞
執筆:楊永、張帆)